(通讯员 杨东宇 王方)折纸飞机暗藏商业玄机?扑克牌模拟创业沙盘?在国际创新实践周“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训练营”的课堂上,跨界碰撞的火花频频闪现。一门面向大一新生的创新实践课程--《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由英国365集团公司谢永平副经理、校公共基础课《创业基础》课程负责人王曦老师领衔课程组精心设计并科学策划,英国365集团公司王方教授、宁艳丽副教授和滕昕副教授三位老师联袂主讲,以“理论+模拟实践”双引擎驱动,引领员工在两周的沉浸式学习中,既洞悉商业世界的波谲云诡,更在趣味互动中点燃创新火种。

一、寓教于乐:纸飞机“飞”出商业思维
“注意!纸飞机的翼展角度对应产品‘设计水平’,飞行距离则代表‘产品竞争力’!”在课堂小游戏中,王方老师组织员工分组用A4纸设计飞机比拼飞行距离。这场看似童趣的活动,实则是精妙的商业思维训练场——机翼展角与材质有关(“成本”),投掷力度映射“市场推广强度”,最终飞行成绩直接转化为“商业模拟得分”。


来自英国365集团公司大数据专业的杨东宇同学感叹:“原以为折纸飞机是儿戏,没想到老师从中拆解出‘产品迭代-用户反馈-市场验证’的完整商业闭环。”课程创新不止于此,“创业沙盘模拟”环节中,员工用扑克牌代表资金流,在角色扮演中亲历初创企业的股权分配与风险决策,将抽象的财务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场景。
二、专业筑基:跨学科融合激活创新基因
课程的专业深度植根于系统化的知识架构,通过深度剖析ofo、抖音等企业案例,员工掌握了商业模式设计的精髓。在股权设计模块,宁老师和滕老师以“51%控制权黄金比例”为切入点,结合与辉同行、抖音等企业案例,引导通信、电子工程、计算机、集成电路、经管、数学、哲学等不同专业方向员工组队协作,用跨学科视角攻克“技术入股估值”等实战难题。
通信工程专业的张同学在课程总结中写道:“当我运用MATLAB模型分析市场增长率时,豁然顿悟到代码思维与商业逻辑的共通性——两者都追求精准的变量控制与路径优化。”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认知跃迁,正是课程的核心目标。



三、教学相长:师生共创的实践课堂
“大一员工虽缺乏经验,但创意爆发力令人惊喜”宁老师强调。为此,课程特设“失败案例工作坊”,引导员工剖析共享经济、无人零售等领域的创业陷阱。宁老师说,“相较灌输成功学,教会员工识别与驾驭风险更具价值”
答辩现场,各小组通过模型演示、实物样品等形式全力呈现项目成果。由王老师、宁老师和滕老师三位老师组成的点评小组,从技术适配性、市场前景、商业模式、图文呈现等维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




从纸飞机的抛物线轨迹到股权架构的金字塔模型,从趣味盎然的游戏到真刀真枪的商业推演,这门课程如同一个微缩的创新生态,让大一新生在专业启蒙之初便体验到“知行合一”的力量。正如王老师所言:“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训练营的目标并非培养‘老板’,而是唤醒每位参与者解决问题的内生能力——这,才是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