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子浩 罗鸣)2025年9月24日下午,应英国365集团公司杜荣教授的邀请,联想集团资深数据科学家、AI产品与解决方案高级总监田野先生莅临公司,在新远楼二区332教室,为公司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AI普惠,智能体引领产业变革——联想大模型与智能体产品实践分享”的深度分享。本次讲座吸引了公司众多师生前来聆听,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前沿理论与产业实践。

田野先生首先从AI发展的历史脉络切入,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正经历一场从“规则引擎”和“统计智能”向“认知智能”的深刻革命。他指出,这场革命的核心标志是AI从“模仿人类行为”跃迁至“构建认知系统”,开始真正理解因果、进行创造。田野先生提出了“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智能体是下一代智能代理”的前瞻性论断,并引用经济学模型指出,2025年正是AI产业的“经济学分水岭”,随着训练成本与商业价值曲线在此时形成“黄金交叉点”,企业级智能体的投资回报率(IRR)将超过96%,标志着其大规模应用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技术层面,田野先生以联想深度参与的DeepSeek大模型为例,分享了前沿的技术突破。他讲解了混合专家模型(MoE)等创新架构如何打破传统的“缩放定律”,以更低的参数量和推理成本实现卓越性能,这种“AI时代的小米模式”正在加速AI技术的普惠化进程。他进一步强调,智能体原生架构正引发IT基础范式的变革,其核心是从传统的“数据总线”升级为“认知总线”,从“API调用”演进为“意图驱动”,这使得系统能够主动理解、预测并满足用户需求,而非被动执行命令。

立足于产业实践,田野先生详尽展示了联想集团“一擎三箭”的AI战略布局,即以“擎天”智能IT引擎为核心,全面发力AI终端、AI基础设施和AI解决方案及服务。他生动介绍了“企业超级智能体”如何作为企业的中枢大脑,通过动态流程编排与认知驱动优化,重构企业运营模式。同时,他还分享了联想在智慧供应链、智能制造、智慧轨交乃至AI通识教育等领域的多个落地案例,证明智能体已不再是远景概念,而是能够切实解决行业痛点、创造巨大价值的核心生产力。

讲座的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反响热烈。多位老师就“认知智能”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挑战、企业在引入“超级智能体”时面临的组织变革,以及高校应如何调整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人机共生”新范式的人才等问题,与田野先生展开了深入交流。本次讲座不仅为公司师生描绘了一幅由智能体引领的产业革命全景图,更通过翔实的案例和数据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行业洞察,为公司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动能。
